从华为回应陈春花开始,到陈春花辞职离开,短短一个月,陈春花事件成为了全国性的热点,这可能并不是华为、陈春花、北大所希望的。在8月3日,陈春花在其公众号上发布了声明,整体陈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这是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最完整的事情还原,从整个声明里我们来分析一下,整个事件的经过。
一、华为事件背后的操盘手
其实这个事情华为和陈春花都已经有过发言,我们反过头再去看整个事件,其实不难发现几个事实。第一陈确实曾经被邀请去拜访过华为,这一点华为也是认同的,而且陈春花确实也发布文章《与任正非:围炉日话》,但是细看整片文章,其实并没有什么夸大成分,无非是任正非开车带他们换了一个会议室,我们确实无法知道任正非当时的内心活动,但是我们从陈春花的言辞中能够看到她所想表达的不过是对任正非这位中国企业的领导者的尊重与赞赏。
其实并没有夸大自身的成分,不过在后面的自媒体发酵中,整个事件已经换了方向。陈春花一度被推上了神坛,这一点确实不是华为和陈春花能够控制的,等到舆论已经发酵到这一步,想在补救并非是一朝就能结束的事情。我们可以说陈春花对于自身舆论的管控不利,但是说陈春花借华为抬高自己我觉得确实没必要。毕竟彼时陈春花已经是新希望的联席董事CEO,这在以学院派为代表的的管理学者圈内,确实是独树一帜的,不然华为也不能邀请她进行会谈。这本来应该是企业家与学者的一次美好的思想交流却成为很多盗版书商的发财良机,这背后盗版书商、不法机构和无良自媒体就不应该担起责任吗?现在舆论将枪口指向陈春花无非还是想借着热度再来一波收割罢了,墙倒众人推,类似的事情我们已经经历的太多了。毕竟吃一个顶级学者的瓜远比吃盗版书商的瓜要香的多。
二、北大聘请陈春花是否存在问题
其次陈春花的另外一个舆论焦点就是她个人的学历问题。这一点其实没什么争议,陈春花自己在声明里也说了,自己的学历确实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出台后,未被认证,而自己的博士学位取得是在条例出台之前,可以说陈春花确实经过了博士阶段的学习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其关于学位取得的论文,可以说她的学历其实并不存在造假问题。和花钱买文凭其实也不太对的上,无非是在2001年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候去了一所并不被国家认可的学校求学,这我们可以说陈春花确实存在判断上的失误。
但是我们回头在看北大聘请她的经历就知道,其实北大当时在聘请陈春花的时候其实是明确知道这一点的。从声明的描述中看,2015年北大国发院院长多次发出邀请希望陈春花加盟北大国发院。并且陈春花在2016年在聘任过程中,北大国发院也确实严格遵照聘任程序,经历了党政联席会讨论、学术委员会投票、 陈春花讲座、全体教师投票和全体正教授投票等过程。北大也曾经专门提出和讨论过陈春的花博士学位问题,那最终北大决定聘用陈春花,肯定是经过慎重决定的。对于其学位问题其实北大并不在乎。其实这也符合北大一贯的“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精神。所以我们无论说陈春花欺骗了北大,还是说北大自身程序有问题其实是立不住脚的,毕竟经历了这么多轮的考核北大依旧选择聘用陈春花确实是认同陈春花的个人学术、实践水平的。
三、陈春花为何离开北大
今天陈春花个人已经向北大提出了辞职,北大也接受了陈春花的决定,同意其离开北大。其实本来陈春花个人是没必要离开北大的毕竟从程序上陈春花并没有过错。之所以选择离开更多也是希望能够终结这场无休止的争议。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决定,陈春花从此刻起已经离开了北大的光环,陈春花一个人承担了舆论的最终结果,不得不说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陈春花个人的担当。离开北大其实不是陈春花个人学者生涯的终点,也许又是一次新的开始。毕竟陈春花个人在去北大之前已经在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任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其个人的学术和实践经历至少在国内学者中依旧是遥遥领先。
在经历了这次舆论风波之后,未来我们也许可以看到一个新的陈春花形象站在公众与企业面前。至于现在的舆论风波可能只是一次轻飘飘的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