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是一个已经有着500年历史的古老产业,很多的结构与技术,很多的材质与工艺,都历经数百年沿革,以钟表领域三大复杂功能来说——陀飞轮、三问、万年历,每个的诞生都超过了200年。进入新世纪,各家品牌都在重复着经典、传承、复刻……老实说,老把式玩不出新花样,已经很少再有什么让人觉得新鲜与新奇的东西了。
但就是一个诞生于千禧年的年轻品牌,彻底打破了传统制表业的刻板与沉闷,带领大家见识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钟表世界——哇!原来钟表也可以这么玩!
2001年RM 001陀飞轮腕表面世
彻底改变了21世纪钟表世界的格局
以前我们认为陀飞轮是非常“矜贵”的,但这个品牌的陀飞轮却可以佩戴在运动员的腕上去果岭挥杆,去球场挥拍;在以往,我们认为腕表不是圆的就是方的,但这个品牌却以符合人体工学的酒桶形异军突起;在以前,虽然制表业也采用陶瓷、钛合金、碳纤维、蓝宝石水晶等材质,但基本上还是以不锈钢或贵金属为主流,但在这个品牌的一番神操作后,那些从前运用在航空界、赛车界、医疗界的创新材质源源不断地从尖端实验室移植到人们的腕际,色彩也变得如此斑斓,红橙黄绿蓝靛紫,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当今的制表产业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大鸣大放,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品牌为市场投下的诸多重磅炸弹,在不断解构传统钟表观念并不断重塑当代钟表概念的同时,还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年产量大约5100只,却在竞争激烈的钟表市场中开辟出一条崭新道路,跻身瑞士钟表品牌出口额排名前十大,的确让人啧啧称奇。它是谁?它就是近些年十分火爆的RICHARD MILLE。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就让我们来谈谈RICHARD MILLE。
速度与激情
RICHARD MILLE要打造“手腕上的一级方程式”
而当我们谈RICHARD MILLE时,
我们谈些什么?
有三个关键词。
首先是大胆突破。
我们可以在RICHARD MILLE身上加诸大胆、前卫、创新、突破、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敢为人先、与众不同……这些种种形容词,都表明着RICHARD MILLE要走着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在RICHARD MILLE之前,没人能想过腕表还能这样玩
RM 25-01冒险家史泰龙陀飞轮计时码表具备野外探险求生的所有功能
比方说在材质方面。我们知道在材料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不断有新颖、高效的新材质被研发出来,它们或被用于航天、航空事业,也被用于汽车、医疗领域;当然,还有钟表制造业。这些听上去神乎其技、非常玄妙的材质,究竟能为时计带来怎样的变革?
RICHARD MILLE在高尖材质的运用上一向扮演急先锋角色,在它的作品里时不时会出现崭新的高科技物料——ARCAP合金、Cabon Nanofiber(纳米碳纤维)、ALUSIC®合金、Phynox®合金、LITAL®合金、五级钛合金、氮化硅、Anticorodal 100、ATZ 陶瓷、TZP陶瓷、Carbon TPT®碳纤维、Quartz TPT®石英碳纤维、TiAl钛铝合金、Graph TPT®石墨烯碳纤维、TitaCarb®高性能聚酰胺、瞬闪烧结技术打造的金属陶瓷……洋洋洒洒,这是一堂深奥的物理加化学课。
RM 50-03 McLaren F1 超轻双秒追针陀飞轮计时码表
2017年日内瓦表展,品牌推出充满赛车元素的RM 50-03 McLaren F1超轻双秒追针陀飞轮计时码表,连同表带重量不足40克,堪称史上最轻的机械计时码表。当年我试戴过这枚腕表,对于它的轻真是惊呆了。腕表材质除了钛合金和Carbon TPT®碳纤维,还引入全新材料Graph TPT®石墨烯碳纤维。
Carbon TPT®碳纤维的TPT是指薄膜夹层加工技术,将众多碳纤维按照一定方向排布,然后用树脂等黏合剂高温、高压紧密合成一体,然后再以不同角度层层铺叠紧实,这样得出的碳纤维坚固、质轻、耐用,而且表面会呈现不规则的纹路,让每枚腕表的外观都独一无二;Graph TPT®石墨烯碳纤维材质所使用的树脂粘合剂即为石墨烯。
石墨烯2004年才被发现,被视为“未来革命性的材料”,发现它的科学家还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RICHARD MILLE 2017年就将其运用于腕表制作,真的是走在制表业的前列。
使用Carbon TPT®碳纤维是为了追求坚固且轻盈,RICHARD MILLE对于轻的追求异常执着。我们知道,在表壳材质的重量方面,由重至轻依序为铂金、18K金、精钢、陶瓷、钛合金、碳纤维,碳纤维是最轻的,虽然RICHARD MILLE也使用贵金属、陶瓷与钛金属来制作腕表,但主打的还是Carbon TPT®碳纤维碳纤维。在RICHARD MILLE,这种材质不但可以打造表壳,甚至还成为了机芯底板。
这就是RICHARD MILLE重量最轻的腕表?答案显然不是,RM 006不含表带重42克,RM 67-02重量32克,RM 009不含表带重29克,RM 027含表带仅重不到20克,之后的RM 27-01再接再厉,连同表带在内重量仅为18.84克!
RICHARD MILLE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在不牺牲效率和精准度的前提下,完全有可能实现重量上的显著减少,将技术、性能与实用方面结合在一枚腕表之内。特别是RM 027系列,更由西班牙网球天王纳达尔(Rafael Nadal)亲身披挂上阵测试,要知道RM 027系列全是陀飞轮腕表啊!在历经赛场上突然性的极度移动和冲击,RM 027系列陀飞轮腕表证明了其惊人的抗震、持久、耐操性能。
经过10年的长期合作,RM 38-02 Bubba Watson陀飞轮腕表是品牌和美国高尔夫名将巴巴·沃森共同开发的第三款陀飞轮腕表。
在这些表款里,我们看到了RICHARD MILLE的三大突破,一是材质上的突破,二是突破了腕表是“娇贵”的传统观念,是可以让纳达尔戴着去争取大满贯冠军、让巴巴·沃森(Bubba Watson)戴着去打高尔夫、让菲利普·马萨(Felipe Massa)戴着在F1赛道疾速狂奔……。最后,它还突破了消费者的观念——谁说太轻的腕表不是奢华腕表?让多少精英消费者开始迷恋起RICHARD MILLE那些结合了顶尖技术的超轻表款。
但除了黑色,碳纤维表款还能有其他的颜色变化吗?那就不得不提RICHARD MILLE于2015年开始使用的Quartz TPT®石英碳纤维,这是将石英晶体熔融拉丝制成纤维,铺展成薄层,再将薄层以45度角交错堆叠,在高温高压下成形。石英纤维质地坚硬、耐高温,且不受电磁波影响,不但标榜着RICHARD MILLE一贯的超轻、超硬主义,还带来了丰富的色彩——红、蓝、黄、橘、绿、白、粉。
RM 67-02超薄自动上链腕表共有四种配色,
分别代表着与其合作的四位体坛名将各自国家国旗的颜色
材质上的突破,绝不是为了搞噱头,为的是实现极限的功能性,超轻的重量让腕表在腕际毫无垂坠感,也大幅降低腕表遭受激烈碰撞时对机芯的冲击程度。而且它坚硬耐磨,记得我在参观RICHARD MILLE工坊时,就曾拿着铁锤对着Carbon TPT®碳纤维表壳一顿猛敲暴击,结果表壳依然完好无损。
而实现了超轻、超坚固、超耐用之后,RICHARD MILLE并未自得意满,紧接着向超薄发起了“极限”挑战。之前,RICHARD MILLE在超薄的表现上也颇为亮眼,在品牌的超薄舰队中,有矩形的RM 016、圆形的RM 033,以及酒桶形的RM 67-01。这些超薄腕表有别于品牌粗犷豪迈的运动风,带来更贴近生活方式的时尚优雅。而今年的一枚RM Up-01 Ferrari腕表,震惊了所有的人!
RM UP-01 Ferrari腕表结合了Ferrari与RICHARD MILLE对卓越、精准、可靠和创新品质的共同追求
自2021年初确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后,无论是Ferrari的车迷还是RICHARD MILLE的表迷都在期待着双方强强联手的成果,而RM UP-01 Ferrari腕表果真没让人失望,以1.75毫米的厚度打破腕表的超薄记录,而且为了确保腕表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证抗冲击能力,保留了将机芯组装在表壳内的传统结构,而非采用底盖兼作底板的结构;并且,时分针竟然做到了同轴!老实说,可以用神乎其技,叹为观止来形容了。
RM UP-01 Ferrari腕表打破机械腕表超薄世界记录
How dare?竟敢如此大胆,大胆到令人觉得匪夷所思,大胆到让众多品牌望尘莫及,大胆到让消费者彻底改变了对待腕表的传统刻板印象。而在每一个大胆的决定背后,依靠的只能是:实力、实力,还是实力!
其次是极致考究!
如何做到极致考究?我就举5个例子吧!
RM 72-01 Lifestyle计时码表机芯底板和桥板由五级钛合金打造
1. 由五级钛合金打造机芯底板和桥板:
这种以90%的钛、6%的铝和4%的钒打造的硬质合金性能卓越,能确保齿轮传动系统的流畅高效运作,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但在一般以铜或是贵金属来制作机芯的主流下,用钛合金简直就是“自找麻烦”,大大提高了制作的难度与生产成本。但为了极致的品质,RICHARD MILLE坚持这么干。
2.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表壳造型:
每款RICHARD MILLE腕表的弧形轮廓能服帖任何粗细的手腕,佩戴起来格外舒适。但这种刻意设计的曲率在制作的每个阶段都非常耗时,包括前期制作、生产和加工修饰,而且对最终品质控管的要求也特别高。单是加工表壳的过程可能就要长达数几个月的时间,而且需要数百道操作工序。而在表壳的组装过程中为更好地控制螺丝扭矩,从而不受拆装工序影响,也较不易老化,采用的是五级钛合金花键螺丝,这又是另一个因为要做到极致的自虐表现。
3. 可变几何结构摆陀:
如果你是运动狂魔,时常挥动的手臂会加速腕表的发条上链,导致走时加快;反之,你是长期静坐工作或阅读的佛系人士,那么缺乏运动的腕表发条旋紧上链的作用力不足,导致走时变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ICHARD MILLE在机芯内融入可变几何结构摆陀,通过调节在自动摆陀上的两个可移动砝码,根据配戴者的活动习惯来有效调节主发条的上链力度。
RM 35-03 Rafael Nadal自动上链腕表佩戴者可以自行调整摆陀的几何结构
但对这种可变几何结构摆陀进行调整时须经专业制表师之手,而新一代RM 35-03 Rafael Nadal自动上链腕表引入的全新蝶形自动摆陀,则允许佩戴者自己调整摆陀的几何结构,依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运动状态来改变机芯的上链速度,除了实用,也更具趣味性。这就像驾驶汽车一样,可以选择启用或关闭运动模式,让车辆在城市驾驶与赛道竞速模式间切换,非常神奇。
RM 037白色陶瓷自动上链腕表搭载品牌第一枚自制机芯CRMA1,3时位置为功能显示视窗
4. 功能显示器:
腕表的表冠有时有好几个挡位,要记住第几挡是上链,第几挡是调整日期,第几挡是调整第一时区或是第二时区时间……真是挺麻烦的。RICHARD MILLE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功能显示器,就像是汽车的变速排挡杆一样,只要将表冠拉出,功能指示器的指针便能显示当下的模式,W代表上链,D代表日期设定,H代表时间设定。
5. 快速旋转发条盒:
该发条盒转动一圈仅需6小时,而非7.5小时,可大大减少主发条粘附现象,性能得到加强,提供更理想的动力储存、性能及稳定性比率。
为了做到极致,RICHARD MILLE对表款性能的方方面面都经过深思熟虑,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上面只是随手列出的几个例子,在RICHARD MILLE腕表里还隐藏了更多的秘密——预防腕表过度上链的扭矩限定表冠、渐进反弹功能发条盒棘爪、发条盒齿轮及中央轮采渐开线齿形、可变惯性无卡度游丝摆轮、优化齿轮齿形设计、钢缆悬吊式机芯装置、飞返计时码表的摆动小齿轮专利装置……例子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