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郫都,每天去党群服务中心“打卡”的村民不在少数,党群服务中心成了村里老人孩子最常光顾的地方。张大爷就是其中的一员,早晨在家吃过早饭,9点左右出门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先在门口的健身器材上活动一会儿,等三五好友到齐了一起进到中心,聊天、下棋、理疗、做手工……没有一个人闲着。张大爷笑着说“以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很少来党群中心,前段时间村里宣传党群中心要大变样了,重新开放那天我过来看,果然巴适!”
成都市郫都区出台了《成都市郫都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化”建设指导意见》,从“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三方面指导全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工作,并率先在唐元街道钓鱼村实施改造试点。改造前的钓鱼村党群服务中心,缺少村民参与空间,滥挂牌、滥上墙的现象也很突出,既不亲民也不美观,“白墙标示牌”“公共服务台”“领导办公室”是大家对党群服务中心的印象。如今,墙被刷成粉色、绿色、蓝色,让人眼前一亮,倍感温馨。曾经横在村“两委”和村民之间冷冰冰的服务柜台变成了亲民化的服务大厅,曾经空置率极高的村“两委”领导办公室变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活跃阵地,户外曾堆满垃圾的废弃空间被改造成了日间照料中心和遍植花草树木的后花园。同时,对墙上的挂牌进行规范,将让人眼花缭乱的规章制度换成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装饰。而且对空间进行复合利用,一个办公室承担多项功能,既是调解室,也是法律服务室。
郫都区在2020年获国标委批准列入第四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标准化试点内容为乡村治理,通过标准化创新农村治理模式,为全国村级乡村治理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样板和实践经验。该以此次试点为契机,郫都区形成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化”改造规范》标准,通过规范和推广标准化的党群服务中心“三化”改造模式。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后,引进专业社会组织,社区治理发生了大变化,村民参与社区活动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