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梓涵
8月20日,经济管理学院2022418161团支部志愿者在学院关工委,团委的指导下在吉林省吉林市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探寻吉林记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我来到了吉林市劳工纪念馆,又称丰满万人坑,吉林市南20公里有座丰满发电厂,是中国劳工的血泪和尸骨堆成,1936年10月至1943年9月,7年使用劳动者2250万人次。在危险、沉重的劳动和日本侵略者的迫害下,每天都有大批死亡者,材料显示,埋进万人坑的死难劳工有1.5万多人。被迫害致死的劳工们都被抛尸在这片土地。吉林市劳工纪念馆由苦难劳工史实陈列厅、中国丰满罹难劳工纪念碑、遗骨陈列厅等建筑组成。几十年光阴荏苒,丰满万人坑见证者在世的已难觅,但“万人坑”的层层白骨却还森然,是日本侵略者滔天罪行的不灭见证。“日本鬼子凶又狠,拿咱工人不当人,冻饿摔死上千万,丰满东山有个万人坑……” 丰满民歌中的这一段唱词淋洒着辛酸血泪,也燃烧着对日寇侵略的仇恨火焰,是中国劳工辛酸苦难的永远记录。
其次到了吉林市博物馆进行参观,感受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市博物馆的最大特色是收藏着世界文明的石陨石之最-吉林一号陨石。馆中“吉林陨石雨陈列”高度运用了科技手段,全面立体展示了宇宙小天体的概貌,为来自宇宙的星球披上梦幻般的面纱,让观众在幻境中领略到天外来客的风采。馆中的“吉林地区古代历史陈列”以大量文物和资料介绍了二从新石器时代到康熙十二年间吉林的发展。
经过这次活动,我再次认识到了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作为当代大学生,应铭记历史与革命烈士,牢记革命先辈的牺牲与崇高的精神,同时也感受到了家乡千年间的变迁与家乡的传统文化。